健康咨詢描述: 右髖外傷后疼痛,不能活動四小時
化驗、檢查結果: 右髖關節后脫位
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 效果不好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該怎么有效治療
你好,髖關節脫位明確診斷后,立即進行手法復位,以恢復功能,減少并發癥。1.一般性后脫位治療(1)復位:髖關節脫位復位時需肌松弛,必須在全身麻醉或椎管內麻醉下行手法復位。復位宜早,最初24~48小時是復位的黃金時期,最好盡可能在24小時內復位完畢,48~72小時候再行復位十分困難,并發癥增多,關節功能亦明顯減退。常用的復位方法Allis法,及提拉法。(2)固定:復位后用繃帶將雙踝暫時捆在一起,于髖關節伸直位下將患者搬運至床上,患肢作皮膚牽引或穿丁字鞋2~3周。不必石膏固定。(3)功能鍛煉:需臥床休息4周。臥床期間作股四頭肌收縮動作,2~3周后開始活動關節,4周需扶雙拐下地活動。3個月后可完全承重。2.復雜性后脫位治療對復雜性后脫位病例,目前在治療方面還有爭論,但考慮到合并有關節內骨折或閉合復位反復失敗者,日后產生創傷性骨關節炎的機會明顯增多,因此主張早期切開復位與內固定。希望能夠幫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就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境 皮膚性病 營養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生 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