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臨床分型有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無癥狀感染者等。
1. 輕型:臨床癥狀輕微,影像學未見肺炎表現。通常僅有一些如發熱、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身體整體狀況相對較好,對日常生活影響較小。
2. 普通型:具有發熱、呼吸道等癥狀,影像學可見肺炎表現。肺部出現炎癥改變,癥狀較輕型更為明顯,可能伴有呼吸急促等表現,需要一定的醫療干預和休息恢復。
3. 重型:符合下列任何一條即為重型。呼吸窘迫,RR≥30次/分;靜息狀態下,吸空氣時指氧飽和度≤93%;動脈血氧分壓PaO?/吸氧濃度FiO?≤300mmHg ;臨床癥狀進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學顯示24-48小時內病灶明顯進展>50% 。這類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多需要入住重癥監護病房治療。
4. 危重型:符合以下情況之一者為危重型。出現呼吸衰竭,且需要機械通氣;出現休克;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監護治療。病情極其兇險,死亡率相對較高。
5. 無癥狀感染者:呼吸道等標本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或血清特異性IgM抗體檢測陽性,但無相關臨床表現,如發熱、干咳、乏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癥狀與體征。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臨床分型多樣,不同分型治療和預后不同。日常要做好防護,如科學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注意個人衛生等,降低感染風險。若感染,應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治療,以便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