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眼痛可能是用眼過度、眼部感染、眼外傷、青光眼、虹膜炎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采取的方法有合理用眼、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用眼過度: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閱讀或熬夜等,會使眼睛疲勞,引發眼痛。應注意合理用眼,定時休息,每用眼 1 小時左右,休息 10 - 15 分鐘,可眺望遠處或閉目養神。還可適當進行眼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也可遵醫囑使用玻璃酸鈉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緩解眼疲勞。
2. 眼部感染:細菌、病毒或真菌感染眼部,如結膜炎、角膜炎等,會導致眼痛。細菌感染可遵醫囑用鹽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病毒感染常用更昔洛韋眼用凝膠、阿昔洛韋滴眼液、重組人干擾素α1b 滴眼液;真菌感染需用那他霉素滴眼液、氟康唑滴眼液、兩性霉素 B 滴眼液。
3. 眼外傷:眼球受到撞擊、異物進入等外傷,會引起疼痛。輕微外傷可先冷敷緩解疼痛,避免揉搓眼睛。若有異物,不要自行處理,應盡快就醫。嚴重外傷需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清創、縫合等處理,必要時遵醫囑服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羅紅霉素膠囊預防感染。
4. 青光眼:眼內壓升高導致青光眼,引起眼痛。急性發作時需立即就醫,可遵醫囑使用硝酸毛果蕓香堿滴眼液、布林佐胺滴眼液、馬來酸噻嗎洛爾滴眼液降低眼壓。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可能需進行手術治療,如小梁切除術等。
5. 虹膜炎:自身免疫等因素引發虹膜炎,造成眼痛。治療時需散瞳,可遵醫囑用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膠、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托品酰胺滴眼液。同時可能需使用糖皮質激素,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醋酸潑尼松龍滴眼液、氟米龍滴眼液。
日常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保持眼部清潔,避免眼部受傷。定期進行眼部檢查,若眼痛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