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嬰幼兒血管瘤是一種血管性腫瘤,大部分在生后一個月內逐漸生長,隨后幾年間慢慢消退,通常會造成一定的皮損。定義嬰幼兒血管瘤(IH)是由增生的血管瘤構成。嬰幼兒在出生時并無血管瘤,生后5-9個月內會有一段特
嬰幼兒血管瘤是一種血管性腫瘤,大部分在生后一個月內逐漸生長,隨后幾年間慢慢消退,通常會造成一定的皮損。定義嬰幼兒血管瘤(IH)是由增生的血管瘤構成。嬰幼兒在出生時并無血管瘤,生后5-9個月內會有一段特征性的快速生長期,其中有5-8周生長特別快。到5年后血管瘤生長完成時,即會有一段緩慢的衰退或復舊期,并且伴有皮損,例如皮膚萎縮、瘢痕、解剖組織破壞、大塊脂肪纖維組織,在一些病例中還有毛細血管擴張。Mulliken教授和Glowatzki教授認為,嬰幼兒血管瘤定義的關鍵在于區分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嬰幼兒血管瘤大部分為局限性,占有67%,13%的為節段性,17%的為不確定性,4%的為多病灶性。嬰幼兒血管瘤還可以分為淺表型、混合型和深部型,這是根據在身體表面的分布以及解剖上的浸潤深度進行區分的。嬰幼兒血管瘤的鑒別診斷還包括:先天性血管瘤(快速消退的先天性血管瘤和非消退性先天性血管瘤)、卡波西樣血管內皮瘤、叢狀血管瘤、化膿性血管瘤以及多病灶的淋巴管內皮肉瘤。流行病學早產兒的嬰幼兒血管瘤發病率可能較足月兒高,但是確切的發病率數據目前仍然未知。嬰幼兒血管瘤的發病率隨著胎齡(GA)和出生體重的減少而增加,出生體重小于1000g的,在足月兒中僅有1%-4%的患兒發病,而在早產兒中有23%患兒發病,女性患兒占多數。早產兒顏面部受累似乎并不常見。治療指征對于嬰幼兒來說,血管瘤具有威脅生命或導致機體功能受損的風險,同時還可以導致潰瘍的發生。這些風險一般出現在面部、頭皮、頸部、手、腳以及易發生摩擦的肛門生殖器區域。血管瘤可快速生長以及導致急性或慢性皮損,這些情況可能都需要治療。由于在第5-8個月時,血管瘤具有一段特征性快速生長的時期,依據這個特性,在這個年齡之前必須開始治療。2008年,β受體阻滯劑的應用降低了治療血管瘤的標準,具有較少的副作用以及較好的效果。有報道指出,β受體阻滯的應用在增加,類固醇的使用在減少。治療選擇血管瘤的局部治療目前有:手術療法、冷凍療法、激光療法以及應用馬來酸噻嗎洛爾。全身療法包括普萘洛爾和二線藥物-皮質類固醇(強的松龍),這些治療方案目前可用。
溫馨提示:
及時采取治療是嬰兒血管瘤的護理方法之一,由于嬰兒本身的抵抗能力就非常弱,因此媽媽對嬰兒護理的重點就是,防止血管瘤的瘤體發生破裂,一旦瘤體發生破裂的話,不及時止血,嚴重的會威脅到嬰兒的生命。可以看出對得了血管瘤的嬰兒護理一定要特別的細心。
就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境 皮膚性病 營養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生 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