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嬰幼兒的身體缺鈣時,首先表現在顱骨軟,囟門大,壓頭顱骨有乒乓球感。以后,胸部骨骼外形異常,如胸骨突起像雞胸,兩肋下緣外翻。如果下肢骨軟,站立負重造成“O”形腿或“X”腿。除骨骼變化外,早期表現夜間出汗多,枕部禿發形成枕禿,睡眠不安穩和容易發驚等。以上表現稱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這種病是維生素D攝取不足引起的。維生素D有促進鈣和磷自小腸吸收,使鈣從血中沉著到生長快速的骨骼內,使骨質變硬。所以,嬰幼兒缺鈣,是維生素D不足引起的。母親補鈣只會使母體不因供應營養給寶寶而使自己缺失鈣,對寶寶的作用不大。
指導意見:
第一,適當曬太陽這是最有效、方便和經濟的方法。經常讓寶寶在戶外活動。春秋天,你可直接讓寶寶在太陽下,夏天在樹蔭下,使寶寶的皮膚經常接觸紫外線。紫外線照射,可促進皮膚內貯存的7-脫氫膽固醇,經光化學作用轉化為維生素D3。太陽光照射,可使皮膚貯存維生素D3備用,不會使維生素D過量。曬太陽時不要隔著玻璃窗,陽光中的紫外線很少能穿透玻璃窗。而且,要盡量多露出皮膚,增加皮膚對VD的合成。夏天戶外活動較多,1歲以上寶貝暫可不服用VD,以免蓄積體內引起中毒。第二,口服維生素D。維生素D的制劑很多,家長可以自行選用,嬰兒胃酸濃度低,最好選擇葡萄酸鈣、乳酸鈣等有機鈣;2-3歲后胃酸濃度逐漸增高,可選擇含鈣量較豐富的無機鈣,如碳酸鈣。每天定量給孩子服用。一般從出生后半個月到1個月開始服用,一直服到2歲半或3歲。補鈣時一定要同時補充VD,促進鈣在腸道的吸收和利用,理想的補鈣方法是分別服用VD和鈣劑。避免把鈣劑放到牛奶、米湯或稀粥等食物中,食物中的植酸會影響鈣吸收,導致體內鈣吸收下降。鈣劑最好在兩餐之間服用,這樣可使鈣被體內更好利用,進餐時服用容易影響鈣的吸收率。特別提醒:1、如果寶寶服用維生素D強化的配方奶,根據奶量計算維生素D的用量,不足部分加以補充,避免因維生素D過量而中毒。2、寶寶服用維生素D過多是會中毒的。400單位是每天的維持量,不是治療量。3、如果發現你的寶寶有佝僂病,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給予相應的治療。另外:1.奶品是嬰兒最好的補鈣來源,就鈣容易吸收的程度來看,母乳最佳,次之是配方奶,最后是鮮奶。2.菠菜、莧菜等綠色蔬菜先焯一下好,除去草酸,再和豆腐一起炒,以免影響本身及其他食物中的鈣吸收。3.烹調魚或排骨放些醋,用小火長久焐燜,使魚骨、排骨中的鈣充分溶出,鈣與蛋白質在一起也最容易被
就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境 皮膚性病 營養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生 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