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小兒四歲,發燒,輸液三天不退燒,體溫最高時39.2度第四天發現肚漲,拍片發現腸積氣,懷疑為腸梗阻,請問如何處理,有何禁忌。謝謝
腸梗阻是小兒時期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可由很多原因引起,臨床以陣發性腹部絞痛、嘔吐、肛門不排氣亦無排便為主要表現。發熱并不是腸梗阻的特異性表現,但卻可見于很多腸梗阻的病例中。那么什么情況下本病可出現發熱呢?出現發熱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腸梗阻伴發熱一般見于因重癥肺炎、腸道感染、腹膜炎及敗血癥等引起腸麻痹以致病者,由此而引起的腸梗阻多見于小嬰兒。換句話說,當小兒尤其是小嬰兒在重度疾患時,除發熱、原發病癥狀外,若出現腸梗阻典型表現時,應高度警惕,以免貽誤病情。 對這類由重度感染繼發腸梗阻伴發熱者,臨床以治療原發病為主,亦即采用非手術療法,予抗炎、退熱降溫等,同時應予禁食、胃腸減壓、針刺足三里、合谷穴等,確認無機械性腸梗阻者,可予新斯的明促進腸蠕動。 總之,腸梗阻伴發熱時,即要重視腸梗阻的演變情況,亦不能疏忽原發病的治療。如此方能保證小兒盡快恢復健康。
溫馨提示:
多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證維生素的攝入量。
就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境 皮膚性病 營養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生 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