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無明顯癥狀
沒有發病時間
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 尚無,就是想咨詢,正常工作體檢發現:膽囊:前后徑26毫米,壁不光滑,膽囊壁上探及兩個8毫米稍強回聲,不伴聲影,不隨體位移動壁.診斷;膽囊炎,膽囊息肉樣變!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需要做手術嗎?還是保守治療?怎樣監控?
病情分析:
你好,你在體檢發現:膽囊:前后徑26毫米,壁不光滑,膽囊壁上探及兩個8毫米稍強回聲,不伴聲影,不隨體位移動壁.診斷;膽囊炎,膽囊息肉樣變!沒有癥狀!情況不嚴重!
指導意見:
這樣的情況.有膽囊息肉,膽囊炎癥,但是沒有癥狀,建議你暫時不要手術,沒有必要,注意觀察,如果出現癥狀及時就診,到時候再手術也不遲!暫時不用治療!
病情分析:
根據你所提供的情況,你現在已經確診為膽囊炎和膽囊息肉樣變,你可以先吃藥保守治療,如果藥物效果不好的話再行手術切除.
指導意見:
你可以先口服藥物治療或者打點滴治療,如果炎癥減輕就為有效,先藥物治療看看吧.
這位朋友,你好,膽囊息肉手術是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膽囊息肉都需手術治療.依你目前的情況是不需要手術治療的,可以采用中醫中藥保守治療的.
因形成的膽囊息肉的性質不同,癌變率逐漸增高.而在癌變中或癌變后,許多膽囊息肉患者沒有不適的感覺,不知不覺發展,不知不覺癌變,這也是膽囊息肉最可怕的特點.
關于膽囊息肉的手術治療.有著自己的標準.一般如下
(1)單發病變,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膽囊頸部,年齡大于50歲
(2)多發病變,伴有膽囊結石,有癥狀,年齡大于50歲.
(3)單發病變,小于10mm,無癥狀,年齡小于50歲,允許觀察,隨訪;病變增大或形態有變化則應手術治療.
(4)多普勒彩超檢查病變有豐富血供提示為惡性新生物.
(5)CEA(腫瘤標記物),測值明顯升高且除外其它胃腸道腫瘤者.
(6)膽囊息肉樣病變,有明顯癥狀且反復發作者.
(7)對直徑小于5mm無癥狀病人應間隔3到5個月隨訪檢查.一旦病變增大或癥狀明顯亦須行手術治療.
膽囊息肉樣病變又稱膽囊隆起樣病變,該病臨床癥狀無特異性,大部分患者為查體時所發現.主要癥狀為中上腹部隱痛(46.9%).發病年齡30~50歲者占57.8%,以中青年為主.主要依靠B超檢查診斷膽囊息肉.但常難以定性,臨床對其良惡性的鑒別診斷亦較困難.目前主要診斷手段是超聲檢查,對<5mm者的檢出率可達90%以上,診斷的靈敏度和準確率均較高.如發現多發高強回聲,且有漂浮感和慧尾征者提示為膽固醇息肉,位于膽囊底部的小隆起,病變中有小圓形囊泡影和散在回聲光點提示腺肌瘤病,而根據病變回聲性質,蒂的有無和粗細,病變處的粘膜改變,對區分良惡性疾病有一定價值.但B超檢查對本病的診斷,定性及鑒別診斷又有一定局限性和假陰性率.如當病變小且位于膽囊頸部時,或伴有膽囊結石時易造成漏診,且對定性和鑒別亦有一定困難.
近幾年,非手術和中藥治療膽囊息肉病已引起醫療界的廣泛重視,隨著中醫中藥研究的深入,非手術治療膽囊息肉的治愈率,也在迅速提高.建議考慮用中醫中草藥治療.
如果你還有疑問,請繼續咨詢;如果你對答案滿意,請你選擇為答案,有問必答祝你健康!
以上是對“關于膽囊息肉樣變”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規律飲食,吃好早餐對膽囊息肉患者極其重要.
指導意見:
手術時機選擇:膽囊息肉樣病變術前有時難以定性.根據膽囊息肉樣病變惡變可能性的高危因素我們提出下列手術指征:
(1)單發病變,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膽囊頸部,年齡大于50歲.
(2)多發病變,伴有膽囊結石,有癥狀,年齡大于50歲.
(3)單發病變,小于10mm,無癥狀,年齡小于50歲,允許觀察,隨訪;病變增大或形態有變化則應手術治療.
(4)多普勒彩超檢查病變有豐富血供提示為惡性新生物.
溫馨提示:
飲食上應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條湯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佳。
就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境 皮膚性病 營養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生 醫院在線